close


西元1868年12月底,
馬雅各醫生再回到府城,在亭仔腳「舊樓」(今新樓醫院的前身)工作;

1903年,太平境馬雅各紀念禮拜堂創設;
1917年5月27日太平境教會分設說教所於聖教發祥地之看西街;
1939年正式成立分會,稱為「永樂教會」;
1951年,在現址興建了這座仿英國聖保羅大教堂的白色圓頂教會,
1955年落成,為紀念這段臺灣基督教宣教開拓史,而命名為「看西街教會」。

(資料來自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中會、《王城氣度》第九期)

西元1865年5月28日,
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從打狗(高雄)登陸臺灣,
來到府城,
就在五條港看西街(原仁愛街43號)開始西方醫療傳教工作,
卻遭到當地守舊勢力反對,
因禮拜堂被激憤的群眾包圍,
馬雅各醫生轉而走避到打狗的旗後行醫傳教。

馬雅各醫師在臺南刻劃下的痕跡至今不滅,
且仍影響著臺南人的生活,
最顯著的例子即是新樓醫院。
當馬雅各再度回到府城行醫時,
落腳的地點為亭仔腳街(今青年路府城隍廟一帶),
然而因業務漸繁,
舊醫館空間不敷使用,
便於新樓醫院現址蓋新醫療院所。

馬雅各醫生返國後,
醫院事務由其次子接手,
終生都在新樓醫院服務。




當時走到這,被這高聳的教會建築物吸引。
原來台南看西街是基督教福音來台發源地
而看西街教會即為紀念福音來台之教會,深具歷史意義。

它有140年以上的歷史,
從現今的外觀看起來,
查覺不出來這裡的歷史背景原來這麼久遠.......




看西街是五條港的要道之一,
因為港區向西,
便有這個淺白的名稱。

這條顧名思義「望向西方」的街道,
將馬雅各這個西洋傳教醫師給召喚來,
開創了臺南的基督信仰及西方醫療體系,
因此欲標誌這位傳教醫師對府城的貢獻,
看西街可說是最具有紀念及象徵意義的符號了。



它是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教堂。
圓拱頂的白色建築是仿英國聖保羅大教堂興建的白色教堂。

外國風的設計
讓經過的人
不經停住於此
望裡頭幾眼

圓頂的基部係由12根柱子所環繞
這些高聳的古典列柱
讓人想抬頭望望它們
巴洛克式建築
讓這充滿歷史風氣的古城台南
多了些不同文化風格

這種建築的教堂,在台灣很少見。



往裡面走
有乾淨的廁所
可供大家使用

這次並沒有進到教堂內部
未來若有機會
在道教堂之中參觀
想必一定會有更多的歷史文化
等著我們去挖掘

~~~看西街教會~~~
地  址: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33號
資料來源:府城逍遙遊網站、眾多格友文章
參觀時間:需事先聯絡方可參觀AM9:00~PM8:00


1011212-小晴天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女攝影師桑妮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